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届一次 > 报告解读

用责任担当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作者 :张成林 编辑 : 来源 :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30日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民生问题格外引人注目。

观察员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 内容 占了很大的篇幅,无论是“四个紧扣”的发展目标,还是未来五年“九个着力”的任务部署,抑或今年“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都对民生问题进行了重要安排,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紧扣百姓所需,描绘了生动的民生愿景——

“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全省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稳定的工作、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部署未来五年的民生目标时,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一系列“更”的表述。这是贴合时代形势的,充分反映出省委、省政府对新时代民生工作特征的深刻把握,为我们谋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民生福祉指明了方向。

同时,省两会还就具体的民生工作,给出了承诺,描绘了愿景。例如,就脱贫攻坚,指出“绝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就医疗卫生,指出“ 努力 让群众‘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就公共服务,指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就基础设施,则指出“把海南建成数据岛、数字岛、智慧岛、智能岛”……

另一方面,瞄准问题短板,提出了务实的民生举措——

蓝图固然美好,但能否实现关键要看有没有扎实有效的举措来托底。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举措“干货”确实不少。例如,在教育方面,不仅有“面”上的部署,如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市(县)两校一园”引进工程,实施乡村教师提升工程等,还有“点”上的聚焦,如确保2020年中小学毕业生学会安全游泳,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等。

再如,在文化体育事业上,不仅突出宏观方向,如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等,还注重具体举措,如今年要新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旅游演艺项目12个,建设城市15分钟体育生活圈等。像这样的具体务实举措,在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方面都有体现。“点”“面”并重,宏观与具体相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可操作性强、接地气的民生施工图。

然而,政策千条万条,不落实就等于白条。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强调,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我们抓民生工作,既要抓住百姓的最大关切,又要脚踏实地把各项务实举措严格落实到位。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百姓最清楚。倘若民生举措总是停在纸面上、浮在表面上,百姓往往最先感知。所以说,对于民生愿景、民生举措,我们都要紧紧围绕百姓的需要而设,都要积极行动,抓好落实,自觉用责任担当托起海南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当前我们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群众对民生的期待,已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而是转向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需求。民生诉求的升级,意味着我们民生举措针对性、抓落实的主动性也要相应升级,既要根据时代形势及时捕捉百姓多元化、多层次的现实需求,并对症施策制定更有含金量、接地气的民生举措,又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和干劲,在狠抓落实中为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全省上下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力发扬狠抓落实的严实作风,弘扬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积极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民生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教育均衡化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社会治理管理不断加强……诸多成就的取得,夯实了发展的根基,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今,站在更高的台阶,谋求更高的发展,我们更要切实扛起民生为大的责任担当,紧跟百姓日渐升级的民生诉求,积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努力践行“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奉献精神,用最务实的举措、最严实的作风,将美好的民生图景积极转化为身边的现实场景,给广大群众的民生期待报以最温暖的回应,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琼州大地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家园,才能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凝聚最温情的底色。